王通讯:能力建设与能力模型
王通讯
各位老师,各位校长,各位教育家,大家上午好!
今天能够出席这么一次盛会,我非常高兴。大家是搞教育的,是做教师的,我是做人事工作的,是搞人事研究的,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发现我们的主题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但是我知道,这是讲学生的,对于社会来讲,对于我们作为校长和老师来讲,我们有一个口号是什么呢?切实推进能力建设。在学校要讲素质,在社会要讲能力,我们党中央提出这个口号来,就意味着通过切实加强素质教育,来切实实现我们整个民族的、国家的、人民的能力的提升。所以,今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社会的角度,给各位老师和校长谈一谈我对能力建设的看法,同时也对你们搞素质教育、素质提升提供一个参照系,国家、社会,我们在做什么?
从屏幕上可以看到11个要点。一个问题,什么叫能力建设,在当今中国非常重要。第二个问题是说,如何搞素质教育,从国家层面,从单位层面,从个人层面,应该怎么做?
什么叫能力?能字是一个古代的汉字,到现在为止没有简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意思呢?这个能是一种熊,它像一个熊,厶是熊的头,月字是当肚皮讲,熊大肚皮,还有一个字叫龙,龙字下面是月字,所以在中国我们的古人最早认识能力是指熊的力量,把比字竖起来,最早能的意思是体力的较量,我们讲的能不止是体能,还包括技能和智能。
我们教育界讲得素质,它是我们的能力,素质、能力、技能、知识、行为、业绩、这是一连串的,相互联系的逻辑关系,也是我们大家要研究的问题。我们的学生通过什么样的素质提升而达到我们能力的提升。马克思对能力的研究表现在他的一些文章里边,马克思说,个人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的才能实际发展才会发挥充分的作用,为个人驾驭的时候,才不是理想、职责等等等,这也是未来者所向往的。按照我的理解,什么是能力呢?能力就是人的自由,本质是自由,是我们的学生驾驭客观世界方便左右,到水里会游泳,能力使你获得在水中的自由,因此我们说获得自由的本质是能力,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实际上讲的是人的能力发展。这些对人是能力的认识,我想这种认识是符合法律主义基本观点的。我们过去看能力和发展,我们没有注意人的主体,比如说我们的城市是相对发展的,往往是关注高楼大厦、铁路、机场,其实能力建设,这种能力是我们人的能力,如果我们的国家发展把发展认为是马路、机场、高楼,我们的领导就出了问题。这种发展是片面的,只会把国家和民主引向歧途的,因此党中央提出,能力建设相当重要,因此我们要研究它,比方说这个词汇怎么理解?
我们在APCE会议上***同志提出要加强能力建设,我们有很多人,什么叫能力建设?我们的很多教授都不知道,它的结果是什么呢?1997年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家开发署他们的报告,他们的文章提出来,非常有意思。
为了使所在地区所有国家共同达到发展的目的,,什么叫能力建设呢?它就是一种投入,我们的理解就明白了,原来我们的政府投资于机场、投资、铁路、大厦建设,这是物力建设,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政府投资于我们的人,知识、健康、智慧,这就叫能力建设。银行是投资的,如果总投一个物,这个民族和国家是不可持续的。如果投资一个物的同时,我们没有注意人的投资,这个国家民族以及未来,这些年来大力呼吁我们国家要加大人力资源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这方面我们是相当不足的。可以这样说,我们跟发达国家差劲的国家还要差劲。对人的投资不足,这个国家怎么发展呢?怎么有未来呢,因此我们说,能力建设非常重要。
人力建设有三个层面,个人、组织、社会,是宏观、中观和微观。个人的能力建设,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学生变成一种能力,这叫个人能力建设。其次是组织,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机关,个人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社会能力都需要提升。素质是基础,能力是表现,外国人搞不清楚。所以我们说,素质也好,能力也好,在座的各位校长和老师把它看成一件事情来研究。
能力的建设重要性在哪里?1、知识经济时代,财富积聚整合,不是别的,而是能力建设。世界银行在98年制定新的标准,能力是怎么组合的呢?包括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和土地资本和货币资本,人身上的资本。第二,土地的资本,第三种就是货币,在世界银行看来,钱不值钱,人最值钱,鲁迅告诉我们,在美国社会人力资本的价值是武力资本的两到三倍,美国的休斯敦的航天中心,看看美国纽约大楼、纽约大厦,感到美国很强大,其实强大不是美国的大楼、不是航天器,而是我们美国人身上的能力、能力、能力。香港这个地方,85%的财富集中在人身上,而并不是高楼大厦和地区。所以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兴盛,我们要积累财富,主要途径是加大对人的投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下一步整个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
2、落实人才强国,现在我们提出来要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是什么意思?依靠人才建设强大国家。我们中国的崛起将是和平崛起,因此我们说开发人才资源,非常重要。我们国家人力资本强大起来,我们国家才能强盛。
3、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我们中央经常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叫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按照我的理解,全部力量和才能得到释放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边,有的人能力不能解放,不具备自由,这种人就不可能成为自由人的一个成员。是什么原因造成能力短缺、素质上不去呢?我想除去投资以外,我们要研究我们社会教育机会和机会均等的问题,这方面有相当的差距。有一个北京的民工从湖北的向套来到了首都,当时他为什么没有在湖北干活到北京来呢?他到北京,于是跟着一个老板一起聊天,老板问他,你是哪一年,一说话,原来他们两个人是同龄人,同一年的毕业生,但是湖北小伙子比北京小伙子高五十分没有录取,但是这个北京小伙子录取了,过几年北京小伙成老板了,湖北小伙成打工仔,在一起碰面,感慨万千,什么问题,不是那个小子不聪明,是他连机会都没有,他比北京小伙子高五十分,对不起,他不能上大学。这个问题消除不是一年半载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要逐步建立公平。如果制度事情搞不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够发展得好,这个小伙子心里不平,当年我比你强得多,现在你是老板,我是打工仔。讲到这个问题,社会和谐努力建造,使不公平之处逐渐减少,使农村穷孩子走向高校的殿堂走向知识和文化的殿堂。
4、当前国家、学校能力建设非常必要。第一我们国家的生产率偏低,2002年为例,美国欧盟劳动生产率达到六万多美元,四万多美元,我们才八千九百多,我们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是美国的二十八分之一,是日本的三十六分之一,是英法的二十八分之一,为什么中国人工资地低呢?就是干得活少。中国科技部门产出,一百万元科研经费投入,以2002年为疾驰,发表论文0.69篇,出版专著0.025,专利授权0.14项,重大科研成果0.11个,科技部门是什么呢?第一生产力,了不起,如果这个部门的生产率这么低下,我们的国家怎么发达怎么进步。第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偏低。怎么衡量创新能力呢?我们我们的世界按百万人口专利的产生而统计的,美国一百万人口有158件专利,欧盟153件,日本149件,而中国,我们讲北京,只有78件,上海才18件,天津才16件,辽宁才11件。比较大的城市,比较大的地方才这么点,要大力提升我们这方面的能力。许冠华部长说,在产业基础领域里边我们的发明专利只有美国和日本的三十分之一,只有韩国的四分之一,这就是专利创新能力比较偏低,由于我们的能力偏低,生产过程当中能耗和物耗偏高,首先我们看,一个论据,一个人的GDP能耗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7.7倍,日本的11.5倍,我们看物耗,水资源,水资源如果创造百万元的人民币的GDP,我们的水耗是美国的10倍,是日本的20倍,当今的世界我们中国的占全球GDP的4倍,但是消耗的资源太多了,比方说煤,30%在中国燃烧,石油30%,钢材27%,铝25%,全世界产的水泥40%对到中国,一方面建设非常快,资源40%在中国。
能力建设的目标定位。能力建设怎么建设呢?个人有任务目标,提升适应能力、提升学习能力、提升劳动能力、提升专业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开发潜能。一个学校能力建设抓六个内容,增加人力资源数量、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人力资源效能、激活人力资源的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的环境。这六点是学校建设离不开的六个宗旨。
政府国家怎么办呢?***同志说,中国政府促进能力建设有五点主张:树立发展新观念,加紧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构筑终生教育体系,创造学习型社会;普及信息网络,优化学习提高手段;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年轻人才;坚持互惠互利,加强交流合作。党政干部五大能力。
能力建设的途径。能力建设的五大特点,综合性、长期性、过程性、多样性、能动性。
途径。在中国的途径可以分为两条、两大类,外促、内省。内省就是自己学习,自学、自研、自悟。实际上还有外附式,这些能力首先靠培训,第二考试考核,这个问题也很重要,加强考核提升老师的能力和学生的能力。第三,会议,通过开会动员。第四制度建设。我记得像我们这样的单位,人事部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我们往往会培训没有一个态度,对方每年年初要培训了,你们院派三个人,为什么?都不想去,上党校,不去,谁去谁傻帽,为什么老师搞培训国家搞培训老百姓不愿意去呢?这里边有多种的原因,比方说枯燥无味,不切合实际,耽误很多的时间,效果很差等等。但是有一条我想,为什么的有的单位就去,我们单位就不去呢?这里边有一个问题,因为我们院有一种机制,什么机制呢?让我培训我不去,我怎么办?你们不去者,报名,排队,你不去吗?今年不去,明年去,明年不去,后年上半年不去,下半年去,我用派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还不行,为什么呢?一段时间他又生病了,报告领导,我盲肠炎,我不去了,你让别人去吧,为什么呢?国家不是主张能力建设吗?每个人不是想提高能力吗但是我就不去,这个问题是什么问题,这是制度问题,这是一个机制问题的,必须要改变它,我怎么改变?中石化有一年这个企业搞培训我去了,人家说在我们中石化没有一个人不想提升了,为什么我们把用人和育人一体化了,就是说无论你升职称、到工程师,无论升职务,副科长到科长,凡是培训任务没完成者一律不予以提拔,这就抢着去培训了,不该让你去了,我不去不行,明年一定要安排我去,人家是抢着培训,我这儿赶着都不去,什么问题?机制有问题。是制度造成的,规定规则以及程序,如果制度搞不好及人才制度建设和提升是很难办的。
跟能力建设相适应有若干个新的理念:1、从干电池到蓄电池。过去我们说人一生前半生是学习的,后半生是工作的,现在我们这个社会,现在的学习后半生也是一边干一边在学习,因此每个人都是手机,一边充电一边放电,一边充电一边放电,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蓄电池,这是第一个变化。2、从工业方式走向工农业方式。所以工业方式就是班级教学,过去私塾里面三味书屋一个老师教几个农学,那叫农业方式,对学生比较了解,因此可以因材施教。后来我们工业化了,大批量生产,为了和批量生产相适应,我们教育开始班级教学,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上百个学生,这样的方式有好处,有效率,但是缺少个性。现在我们的老师应该研究资本教育应该与个性相融合,这一点使我想到大学教师、带博士生一带带三十个博士生,一个导师带三十个博士生能带好吗?不可思议,我也带博士生,我带不了三十个,工业方式加上农业方式,个别指导,什么叫人才,就是叫有个性,没个性就不是人才。3、从前喻文化到后喻文化。以前教我的老师都是我的前辈,比我大,今后教你的老师可能比你小,你的后辈,后来者当你的老师,人事部的官员那个老师就特别年轻。4、从求职谋生到丰富人生。为什么提高能力呢,为什么提高素质呢?有一个问题,为了谋生,是为了求职的,这种理念是没有看到我们的发展,其实人的发展素质的提升,在今后的社会里边不仅是为了谋生、求职,而且为了丰富我们的每一个人的阅历,丰富人生。在这方面,人事部、劳动部以及各个机构组织的人才中心,不断地寻求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原来一辈子做一件事情,走不了,现在可以告诉大家,你可以走的,你有本事你可以跳,人才流动事业。人才流动的意义绝不仅是为了谋生是为了丰富人生,在这方面我们一些理念还跟不上去。我们中国求职者往往把流动人才、人才流动当成谋生条件,实际上体现你的价值。一个人一辈子在一个单位里边、一个车间里边干一辈子,过去这叫螺丝钉精神,现在叫什么呢?现在叫不带劲,给你一个炉子走,让你自己发展,你自己没有能力,因此我就说,流动概念对于人的发展是极其有意义的,特别是拓展我们的经历,你要知道经历就是财富。5、从显能开发到潜能开发。提高素质不仅对显能而且对潜能,潜能是一种不知道的。我们每个人有很多的能力和很多不知道,这种能力的开发在美国非常时髦,需要引进来这方面怎么做。
下面我讲能力建设的方程。这是中国科学院的同志参加欧盟组织报告研究。能力建设有一个方程,第一人的能力是三大能力的统一,体能、技能和智能。第二,体能是初级的,技能是中级的,智能是高级的。三种能力的获得投资比例是1:3、9,但是能力具备之后,素质提升之后,它的价值是很大的,创造的财富比是1:10:100,因此能力建设的提升应该把重点放在智能上。
中科院的报告说,人力资源能力有一个系数,文盲人数乘以1加上二产人数乘以10再加上科学家人数乘以100作为分子,把当地的人口总数作为分母,得出一个商,这个商就是一个系数。如果你那个单位的商数小于5,如果是5到10就是较多,11到15就是中等,我们国家如何呢?我们国家总体上全国是6.96,北京市是12,上海都属于中等水平,江苏和浙江以及广东也不错,其它省市都是很弱的,小于5,所以达到11到15我们国家没有几个。
这是一个能力系数跟财富比的关系。如果能力系数超过10,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快起来,拐点大概在10左右,如果能力系数比较高,当地的财富积累得很快,这个图非常好。底下我讲几个规律:第一,外界信息提供和才能能萌发期相适应的规律。这和素质提升是一个意思。我们的人类的研究表明,外界信息的提供对我们的才能萌生非常重要。每一种能力大致都有一萌生的机会和时间,中国教育里边,我们往往对萌生能力研究不够,所以我们说,一错过之后,越晚越不好,这个规律是德国学者发现的,这叫什么呢?郭沫若同志当院长的同志,人的能力发展有一个最佳时期,这个时期越往后之后,能力越是差。需要和能力萌生期相适应,越往后越糟糕。
第二,心智偏好与工作匹配。学者们把人的心智偏好归纳为A、B、C、D四类,一种重逻辑,第二种求实,第三种喜爱与人分享,第类敢于冒险。这四种人做起工作来都不一样,特别是工作能力和个人的才行,在这方面我们的人事部门做得非常差,不讲究才行,就抑制人的发展。比方说林黛玉、李逵,让李逵绣花,李逵非常难,但是不行,必须绣花,李逵拿一个针拿不住,还要绣花,这是不对的。林黛玉要卖肉,拿着刀卖肉,非常难,所以能力提升、素质提升跟我们的工作关系很大,要提倡人才流动,像这样匹配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制度安排。社会制度安排对能力建设关系甚大。我们的制度安排是什么呢?目前社会上各种制度,比方说干部培训制度,提拔干部,我那个人干得很好,能力发挥得很好,但是提拔,提拔谁呢?拍马屁的、送礼的、无能的人,这样导致我的人可以努力,素质在提升,能力在进步,但是不批把我,但是这个提法使得当事者受害者灰心丧气,不是我能力不能提升,是压着我,能力提升、素质提升大家不要忘记一个问题,制度安排要先进。制度安排与能力不能反着来,好多地方是反着来,告状、诉求的,在我的工作里边屡次看到。
第四,能力建设相促进规律。能力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一般是这样的,能力强的地方经济就发展,反过来经济发展之地,能力就比较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国家教委、教育部有一个研究报告指出了,能力建设不仅可以互相促进,而且有一个规律,无论是美国对英国,无论日本超美国还是韩国对西欧,当地政府对能力建设超前建设。先抓能力建设,才可能有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量,这些问题的研究有价值。凡是谋求经济发展的地方,首先谋求能力发展,没有能力发展,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
现在我们看能力模型。各位老师研究素质模型,这个模型是1973年美国学者迈克.力兰提供的,他告诉我们,能力是什么呢,素质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海上的冰山,海平面在波动着海浪,上面的凸现部分是我们的行为、知识能力,但是以下还有东西,是什么呢?是我们的态度、自我形象、个性以及价值观念、动机等等。这个时候我们所看到的是什么呢?是行为。我们能感觉到这个人行不行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技能,但是往往在海平面之下的东西我们不觉察。迈克.力兰提出的模型,三十年,目前在我们国内的企业界都认可它。能力建设能力不行,不止注意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海平面以下的东西,也就是说个性的特点、价值观念。像刚才方老师讲的陶行知当老师的理念,有一颗爱心,像这样的老师的品德,往往不是知识能力能概括的,我们搞素质教育,人的素质和能力有两部分,上面比较注意,下面不太注意。我们现在搞能力建设要特别注意,既注意上面又注意下面,海平面上和下都要注意。
现在我们人事部门搞能力建设有很多的要求,我们短缺一些细分,也可以这么说,当前中国能力建设有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很粗,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院正在帮中国造币厂西安分公司做能力模型,什么意思呢?无论学校也好,工厂也好,机关也好,如果你抓能力建设你怎么抓呢?以模型为引导。这个模型在中国太粗糙了,我比较了英国、日本和美国的模型,发现人家是非常细的,我们是很粗的。因此,走向精细化管理,包括老师、教师,什么叫胜任,什么叫不胜任,什么叫优秀,什么叫卓越,非常重要。模型有了,就可以要求我们的老师具备什么条件呢?就是素质,要求我们的老师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每个岗位都要做起来,帮助西安造币厂做一套的模型,根据模型要求,知识、技能、要求、个性,反省我自己,要求我自己,从而达到不断提升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