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政策法规

招聘会

公务员招录

企业招聘

事业招聘

高端人才

海归人才

人才培训

HR服务专区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在线报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淮安市政府文件 >> 内容
淮安市“十二五”人才规划纲要
淮安人力资源网          发布时间:2014-07-03     点击:    

淮安市“十二五”人才规划纲要

根据《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淮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制定本规划纲要,作为“十二五”期间人才工作部门履行服务经济社会职能、加强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人才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
      一、“十二五”人才发展基础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坚持把科教与人才兴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把依靠人才作为引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科学人才观逐步确立,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日益完善,人才发展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人才队伍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至2010年底,全市有各类人才27.7万人,比2005年增长44.3%。每万人口中人才占有量为513人,比2005年增长36.4%。人才队伍中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2万人,比2005年增长39.7%;有高技能人才2.7万人,比2005年增长156%;硕士以上学历人才0.3万人、本科学历人才5.7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202.3%、71.4%。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约0.7万人、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约4.8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59.1%、27.4%。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约0.92万人,比2005年增长215.9%。人才在一、二、三产业中比例趋向合理,与三个产业的生产总值趋于协调。“十一五”期间,我市还全面参与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六大高峰人才建设”、“双创人才培养工程”、“企业博士集聚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组织实施了“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淮医名家”、“教育名师”等多项人才工程,坚持开展“淮安创新创业人才奖”评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省、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和培养工作。至2010年底,全市共培养国家“千人计划”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1人,分别培养国家、省、市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32人和284人,培养市学术技术带头人74人,另有81人列入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105人列入市“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量均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
      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人才发展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明显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我市人才总量、人才密度和专业技术人员数在全省排名仍然靠后,特别是在国内外、省内外有影响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严重缺乏,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外向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工业经济人才、区域经济人才也非常紧缺。另外,我市人才开发投入也明显不足,特别是R&D和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仍然偏低,2010年两项指标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个和1.8个百分点。
     二、“十二五”人才发展前景
     “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以及我省沿江、沿海地区发展进入国家战略后,将凭借其综合实力强、经济发展快、制度环境优、工作机会多、薪酬待遇高等优势对人才构成强大吸引力。我市属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面临巨大的人才竞争压力。但是,我市处于工业转型、城市化加速、外向化提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和谐社会和法制社会推进的重要时期,人才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大于挑战。
    (一)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大舞台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立了“总量翻一番、财政超千亿、建成生态市、全面达小康”的奋斗目标,以“扩量提质、转型升级”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与人才兴市、借港出海与开放带动、绿色发展、城乡统筹“五大战略”,提出了通过引进人才、借助外智外力、畅通产学研合作等措施,为推进“五大建设”集聚人才智力,这些都拓展了人才发展领域,为人才施展才华和人才工作开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二)科教与人才兴市战略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淮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要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树立人才投入优先的理念,建立人才投入高于财政增幅的优先增长机制,还要优化人才政策环境,打造人才集聚载体,构建优质人才服务体系,形成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这些都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人才发展搭建了新平台目前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农民收入水平、农村社会事业、农村生活环境都有显著改善。各县(区)不仅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各具特色的产业形态初步形成,而且县(区)、乡(镇、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向上,对人才智力需求空前高涨,这些都为在“十二五”期间改变县(区)人才总量不多、质量不高、增量不快的状况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四)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人才发展拓宽了新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开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外资引进力度、对外贸易规模、经济合作水平都将比“十一五”期间有较大的增长和提高。这也要求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与更大步伐“走出去”,充分利用市内、市外,国内、国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加快建立具有外向思维、战略眼光、合作经验、创新能力的外向型人才队伍,构建外向型人才高地。
    (五)和谐社会建设为人才发展确立了新任务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协调发展是淮安“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既需要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引领,也需要其他各类基础人才支撑。既要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又要使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因此,“十二五”期间,既要坚持高端引领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使各类人才队伍按需要、成比例共同发展,又要承担起促进人才个体发展的新任务。
    (六)法制化建设为人才发展指出了新方向“十二五”是淮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建设法制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时期。人才发展工作既要尊重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也要更加重视人才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进程,这就要求在人才工作中,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各环节的体系建设,加强收入分配、人事考试录用等各个方面的监督与管理,形成有利于人才全面发展的法制环境。
     

三、“十二五”人才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密结合淮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抢抓省委、省政府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机遇,按照“人才优先、引领发展,统筹管理、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政府引导、多元开发,创新机制、优化环境”的原则,以壮大人才队伍为目标、提升人才队伍能力为核心、推进人才制度创新为动力、完善人才工作法制为保障,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充分激发人才队伍的积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人才工作的发展目标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精心打造“符合发展需要、保障发展有力、领先发展适度”的人才队伍。至2015年底,人才规模、人才素质、人才投入、人才效能等人才发展主要指标在全省处于中等位置,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1.人才总量。人才总量达到36.2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2万人、高技能型人才总量达到5.7万人。
    2.人才素质。本科以上学历人才达到10.5万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才达到7.7万人,高级工以上等级技能人才达到3万人,高级职业经理人达到500人。
    3.人才分布。人才在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调整到1:22:46。其中,科技创新型和工程技术人才比例达到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2%,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比例和人才国际化程度有较大提高。
    4.人才效能。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人才贡献率达到30%,人才年专利申请量达6000件,取得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
    5.人才投入。R&D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到13%,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且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社会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逐步确立。
    6.人才环境。“人才管理体制更加协调、人才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人才政策更加科学、人才服务更加完善、舆论宣传更加鲜明”的人才环境基本形成。
    (三)主要任务
    1.建设党政人才队伍。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和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对党政人才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促进党政人才进行知识更新和参与实践锻炼,建成一支能够立足淮安实际,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善谋大事、善抓发展、善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
    2.建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为适应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活动国际化需要,启动实施百家重点企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千名企业职业经理人才培养计划,提高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水平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充分利用市场基础性配置作用,不断引进壮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力争到2015年,全市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2万人,并努力培养能够引领淮安企业跻身国家、省500强的企业家。
    3.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提高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高层次学术人才选拔培养、文化名家、教育名师、淮医名家等系列人才工程,统筹引领经济发展领域人才和社会事业领域人才,高层次人才和普通人才的引进开发工作。力争到2015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2万人,结构和质量明显改善,分布更加合理。
    4.建设技能型人才队伍。按照提升城乡全体劳动者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完善技能型人才成长激励机制,疏通技能型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技能型人才队伍质量,力争到2015年,高技能型人才总量达5.7万人。
    5.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机制和政策措施,鼓励人才智力从事农村和农业工作,通过实施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工程,培育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农业经济经营人才和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力争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5万人,其中,具有中高级农业技能人才0.5万人,每个行政村至少有3至5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
    6.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围绕“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专业权威基本树立,社会认可度显著提高”的目标,坚持“区域先行、领域突破,立足基层、协调发展,存量提升、增量提速,专业化带动、职业化发展”的思路,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开发政策,建设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平台,通过实施高级社工师培养计划、社会工作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社会工作督导培养计划,力争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数达到1.2万人,其中助理社工师、社工师、高级社工师总数达到1100人以上。
    (四)工作重点
    1.完善人才环境。完善党管人才的管理体制和促进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入优先保证的各项制度。将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创业环境、生活环境放在人才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不断提升人才环境的竞争力。
    2.加快人才集聚。用宽阔的视野、科学严谨的措施,统筹做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人才引进工作。重点引进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优秀海外人才;放开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着力引进海外人才和成熟型人才;有重点、有计划的引进优秀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鼓励企事业单位以项目为纽带,采取灵活方式引进人才智力。
    3.提高人才素质。按照“政府推动、高端带动、行业主抓、社会支持”的思路,统筹做好各类人才、不同层次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工作,增强人才拼博意识、创优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培养人才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通过实施各类人才队伍培养工程,造就一批在我市各行各业起到领头和骨干作用、在同行业中有比较优势的敬业型、复合型、外向型的高素质人才团队。

4.实施重点工程。
    (1)学术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工程(“533英才工程”)。从提升学术技术水平和引领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出发,至2015年,在现有人才队伍中选拔培养50名在各行业、各领域处于技术领先,能够引领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300名左右学术拔尖人才、3000名左右学术技术骨干人才。
    (2)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从满足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需要出发,至2015年,从市外、省外、国外引进3000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职称(高级职业资格、高级技师)人才。
    (3)创新创业人才工程。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鼓励高层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在5年内,从市外、省外、国外引进800名具有较强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和团队。
    (4)产业人才集聚工程。根据工业经济人才需求,面向市外、省外招揽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鼓励高校、职校毕业生到经济领域就业,引导其它行业富余人才向经济领域集聚。积极实施“企业博士集聚计划”,引导高层次人才向工业企业集聚。至2015年,工业经济领域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中高级职称人才数量翻一番。
    (5)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至2015年,全市新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5000名、新培养高级工2.5万人。
    (6)现代农业人才工程。以培育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经济经营人才和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农技人才为目标,至2015年,培训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00名,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种养致富带头人)1500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2000名。
    (7)现代服务业人才工程。以提高服务业人才综合素质为目标,引进与培养金融、保险、物流、策划、信息、商务、知识产权、外包等现代服务人才,提升餐饮、旅游、商贸等传统服务业人才素质,至2015年,具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服务业人才达到2000名。
    (8)文化名家工程。围绕繁荣大文化、塑造“城市之魂”目标,通过不拘一格引进、灵活多样培养的形式,努力建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发展一批能够较好传承和发扬淮安浓厚文化底蕴的名家大师。至2015年,高层次文化人才达到500名。
    (9)教育名师工程。以培养梯次分明,骨干力量凸显,引领辐射作用强的名教师、名校长为目标,构建“省级以上、市、县(区)、校”四级优秀教师培养体系,抓好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正高级讲师等名师培养,促进创新型、专家型教师成长,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淮安教育专家群体。加强中小学校长培养,提升校长把握全局、实施素质教育、依法治校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一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对象。至2015年,高层次教育人才总量达到1500名。
    (10)淮医名家工程。通过评选“淮医金牌奖”、编撰出版《中国淮医列传》、设立“淮医科技进步奖”、 举办“中国淮医国际论坛”、设立“淮医专家学术成果龙虎榜”、每年组织100名以上医学专家和管理人员到国外参观或进修学习等措施,激发卫生人才的创造力和向上力。至2015年,全市卫生人才总量达到2.2万人,力争培养或柔性引进院士级医学人才1名,培养国内医学领军人才3至5名、“海归”高层次医学人才10名、博士研究生100名、省级重点医学人才10名。
     

四、“十二五”人才发展主要措施
     (一)引进人才智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贯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灵活实效”的方针,引导用人单位遵循市场规律,大力引进人才智力。
      1.放开引进急缺人才。研究制定鼓励各类人才向产业集聚的政策措施,通过有效发挥苏北发展急需人才引进专项资金、财政专项配套资金、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资助资金等的激励作用,有力推动产业人才集聚工程的实施,引导人才向五大千亿元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主导产业集聚。积极组织“送人才进园区”、“送岗位进校园”等招聘活动,引导淮安籍高校毕业生和本地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就业。积极开展“引凤还巢”工作,鼓励优秀外出人才返乡建功立业。支持企事业单位与高等院校共建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人才集聚绿色通道。
      2.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通过落实国家“千人计划”、省新一轮“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和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以及设立大院名校科技合作专项,科技招商引智等方法,突出引进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获得国家或省各类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奖的优秀人才和专利拥有者。根据经济领域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继续将支柱产业、新产业,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外向型经济和社会事业急需的各类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引进重点,大量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技师以上技术等级)人才,并将引进情况列入年度目标考核。
      3.大力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组织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程,创办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人才创新试验区,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工程)中心,以及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科技创业园等载体建设,全力打造有助于人才创新创业成功的生活服务、科技助推、融资保障、司法援助、人力招募、企业策划等各项平台建设,全力落实省“双创人才集聚工程”计划,有效组织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活动,不拘一格地引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和团队。
      4.着力引进海外人才。认真落实省“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参与省年度海外人才招聘活动。加强与海外人才服务组织、留学生组织、华人华侨组织的联系,开辟海外引才途径,适时自主组织市重点企事业单位赴海外招聘人才。加强海外人才信息发布工作,在国家留学人才网、“江苏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发布、交流平台,鼓励国内外社会人才中介机构通过猎头方式为我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认真贯彻《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妥善解决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家属安置、子女入学、户口、职称、职业资格等一系列问题,重点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资助、项目申报、收入分配、奖励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5.柔性引进人才智力。依托国家、省重大人才计划和科研、工程、产业攻关等项目,在重大项目工程创新实践中引进外部智力。借助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平台,加大智力引进力度。做好“产业教授”选聘工作,推荐、鼓励和支持一批本地科技企业家担任高校产业教授,推动本地企业与高校开展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继续做好“科技洽谈会”举办和聘请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顾问工作。至2015年,柔性引进、挂靠国内外高层专家500名。
     (二)提升人才能力
    1.加强党政人才执政能力建设。组织实施党政人才能力提升计划。完善脱产学习、在职自学、中心组学习和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坚持举办县(处)、科级干部进修班、主体班等培训,组织党政干部参加淮安发展论坛等各类讲座和各类高级研修班、专题研究班培训,推进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改革,提高办班质量。选拔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干部赴国内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赴境外进修。采用下派、外派等形式,定期选派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党政干部参与重点建设工程、急难险重任务和到基层任职、挂职锻炼。组织公务员参加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和在岗培训。到2015年,全市党政干部本科以上学历达65%,研究生以上学历达10%。公务员初任培训和任职培训率达100%。
    2.加强经营管理人才经营管理能力建设。启动实施百家重点企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千名企业职业经理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参与省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千名企业家EMBA培养计划、千名苏商海外培训计划、千人赴港培训计划、万名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有计划地组织优秀企业家赴境外进行培训和交流,拓展国际化视野、提升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并开展评价工作。到2015年,职业经理人高级认证人数达到500人。
    3.加强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建设。通过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继续教育、学历教育,有计划地选送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在国内外进修深造等办法,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技术革新、参与工程项目,在实践中培养锻炼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水平。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才项目攻关、研发专利、开展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再创能力。
    4.加强技能人才专项职业能力建设。全面开展新增劳动力劳动预备制培训和技能岗位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逐年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广泛开展实践观摩、技术研讨攻关等活动。通过挖掘绝技、绝招、绝活等方式,培养技能人才掌握具有地方特色品牌的专项职业技能。启动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通过结合重点工程、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重大装备引进再创,突出培养高技能人才采用新技术,掌握新工艺,使用新设备和新材料的专项职业能力。至2015年,全市新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5000名。
    5.提升教育人才能力。从提升师资整体素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发,2012年前完成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教师的全员培训,并着力提升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到2015年,全市教育人才中,中高级职称人才总量达到1500人,幼儿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35%,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60%,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5%,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12%。采用在岗研修与到企业实践培训并重的办法,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至2015年,培养50名品牌教师、300名专业学科带头人、2000名一体化教师,使全市职业教育教师“一体化”率达70%以上。
    6.提升卫生人才能力。制定并落实基层卫生人才建设规划和计划,建立健全全科医师培训制度,采取选派进修、组织执业资格培训、开展远程教育、充分发挥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用等措施,大力开展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等岗位培训。结合“弘大淮医工程”,以二、三级综合、专科医院为基地,为乡村培养基层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专业的骨干与“掌门”人才,建成部级培训基地。组织开展“千名医师进社区”工作,通过“传、帮、带”,有效提高社区基层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到2015年,全市卫生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执业(助理)医师达到100%,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本科学历达到50%,乡村医生具有执业助理医师的比例达50%;护士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不低于40%,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普及率达95%以上;卫生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率不低于100%,卫生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95%。
    7.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依托农校、农职校、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基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以及其他各类培训机构,强化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知识更新速度和运用现代农业综合生产技术的能力,至2015年,保证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率达50%以上。启动实施农业人才工程,积极参与省“百万持证农民培育工程”、“涉农专业农民教育培养工程”,推进“绿色证书”培训认证,依托农业科技重大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大科研项目,集聚和培养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逐步形成中高层次农业实用人才成长培养机制,构建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梯队。
    (三)优化发展机制
    1.建立人才优先发展机制。把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人才贡献率等人才发展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经济指标、人才发展指标并重,把人才发展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实现经济工作、人才发展工作并重,逐步确立人才发展工作的重要地位,强力推进。
    (1)优先谋划人才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定期研究谋划人才工作,在研究发展规划、实施重大项目时,要把人才支撑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充分听取吸收人才工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将人才保障作为可行性研究和最终方案的重要内容。
    (2)优先增加人才投入。各级政府增加发展投入时,优先增加人才投入。自2011年起,大幅提高人才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确保教育、科技支出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保证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0.4个百分点,各级财政纳入预算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优先投资人才资源开发,逐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人才投入体系。
    (3)优先完善人才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时,将改善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制度环境优先考虑。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时,优先加强人才载体、科技创新孵化器、人才市场等建设;在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时,优先加强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在加强法制建设、舆论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居住条件,完善各项政策时,优先考虑人才发展的需要。
    2.完善评价发现机制。建立重能力、重业绩、重社会公论和业内认可的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注重在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实施和急难险重工作中评价识别人才,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作用。
    (1)完善重在“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党政人才评价机制。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政人才的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试行考察评价预告制,普遍实行届中和届末考核,普遍运用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的方法,建立完善举报、申诉、结果反馈等制度,建立健全党政人才评价责任制,切实把人看准看真,防止用人失察失误。改进年度考核工作,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机关普通党政人才。
    (2)完善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的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完善评价制度,坚持将“市场认可、出资人认可、行业对标、经济和社会责任”作为经营管理人才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反映经营业绩和综合管理能力等相结合的人才评价指标,围绕任期制和综合素质考核,着重改进和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评价工作,并建立业绩档案。
    (3)完善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政府调控、个人申报、社会评价相结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机制,推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由公有制单位向非公经济组织、向农村、向社会工作领域延伸拓展。发展人才评价中介机构和执业资格考试服务机构,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和执业资格等级相互融通,加快执业资格制度建设。
    (4)完善以“能力为导向、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准入制度,加快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建设,按照“统一标准、现场考核、强化督导”的原则,积极推进高技能人才评价改革试点,重点评价高技能人才解决技术难题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探索建立和实施“首席技工”、“首席技师”以及职业技能带头人等制度。
    3.完善选拔任用机制。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促进事得其人、人得其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
    (1)深化党政领导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坚持把民主推荐作为确定党政人才任用人选的必经程序,适当扩大参与人员范围,改进民主推荐方法,探索将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的结果适时适度公开的做法。普遍实行党政领导人才任前公示制。逐步提高公开选拔党政领导人才的比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选举制度,改进党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工作。实行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和试用期制度,完善选任制干部的任期制。逐步推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完善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制度和办法。建立和完善选拔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干部的相关制度。提倡党政机关内设机构中层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时,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确定任职人选。
    (2)改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建立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在遵循《公司法》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通过组织推荐、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方式产生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人选,择优任用。市、县(区)政府授权的投资机构及所属企业的产权代表,由政府和投资机构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任命,经营负责人由董事会聘任。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完善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负责人选举制度。建立国有重要企业后备领导人才培养制度,对后备人才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落实企业用人自主权,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全面推行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到2015年,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的比例达到25%。
    (3)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破除事业单位目前实际存在的干部身份终身制,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区别情况分别实行聘任、选任、委任、考任,引入竞争机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合理设置专业技术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聘任期限,竞争上岗,择优聘用。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
    4.完善培养教育机制。注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工作,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造就人才,努力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能力提升和成长的培养教育机制。
    (1)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改革职业教育模式,加大政府对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充分利用国外优质培训资源,建立海外培训基地。建立以重大人才工程为引领、区域行业人才为支撑、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
    (2)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研究制定全市继续教育规划,建立脱产学习、带薪学习和学习成本补偿制度,促进学历27教育与岗位培训、进修研修等培训方式的有机结合,建立人才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体系,广泛开展国情市情、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知识产权保护、外语、计算机应用、创新创业理念等教育,充分采用远程教育、视频教育等现代培训手段,扩大培训覆盖范围,提高培训效果。“十二五”期间,全员全年教育培训学时达到70小时以上。
    5.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以“人才价值得到尊重、工作业绩得到回报、创新创造得到鼓励”为目标,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1)完善分配制度。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变动,建立工资福利动态调节机制,逐步缩小市与县(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类型人才的收入差距。全面实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推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鼓励专业人才、技能型人才通过兼职等获得收入,或以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素参与分配。
    (2)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建立以综合人才表彰奖励项目为主导,以专项人才表彰奖励项目为辅助的人才表彰奖励体系。调整规范现有的人才表彰奖励项目,在现有淮安创新创业人才奖的基础上,增设淮安杰出人才奖表彰奖励项目,市人社、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分别设置专项人才表彰奖励项目,定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评选活动,统一表彰、营造氛围。
    (3)建立补充保障制度。积极探索研究企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创新,鼓励用人单位为各类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或购买商业保险。建立高层次人才、特殊贡献人才购买住房资助制度和高级人才定期疗养、体检和学术休假制度,实施人才再就业和困难人才救助工程。探索建立人才安全预警和防范机制,加强和改进重要人才安全工作,逐步建立重要人才、领军人才政府投保制度。
    6.优化流动配置机制。按照“政府有序引导、主体公平竞争、市场提供服务”的思路,加强科学合理的配置人才、促进人才有序流动。
    (1)完善人才配置机制。坚持党政人才(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加大面向市外公开选拔副科级以上领导人才力度,探索对技术性、操作性、辅助性的职位试行聘用制。坚持事业单位公开招录工作人员制度,改进考试录用方法,加强监督管理,允许事业单位在有效监督下,通过快捷方式补充具有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技师)的急缺人才,以及博士研究生、正高级职称人才、高级技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推行教师、医师等专业技术岗位,以及相关行业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在严格遵守人事考试相关制度的前提下,采用灵活方法选录到社区、村组任职的大学生村官。
    (2)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完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融通的政策措施。有计划地选派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交流锻炼。有效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向科研生产一线、重点产业、关键领域流动和聚集。积极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引导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工作等各方面人才下乡进村直接为“三农”服务,严格执行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1年、市县级党政机关招录的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应安排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l至2年的制度。加大党政人才轮岗力度。鼓励离退休科技、卫生、文化等人才通过咨询服务等形式发挥余热。拓宽优秀企业家到高校兼职授课渠道。妥善做好人才流动中的人事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关系接转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权益的保护工作,解决流动人才后顾之忧。
    (3)加快人才流动配置市场化进程。完成政府所属人才市场的改革,加快“统一规范、竞争有序、方便快捷”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进程。建立人才流动动态监察体系和预警机制。建立在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利用人才流动规律,流动配置机制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机制。至2015年,国有企业领导人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的比例达到20%。
    (四)完善政策措施
    在遵循国家和本省现行的人事人才政策法规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适应人才成长规律、人才区域竞争和市场化配置形势,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操作性的人才开发政策体系。针对现有政策的薄弱环节,有重点的开展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
    1.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在加大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鼓励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经批准离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进入企业或直接创办企业创新创业,并在劳动保障、创业培训、项目审批、企业注册、土地使用、资金扶持、科技助推、税收免减等方面给予扶持的政策措施,重点支持拥有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和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研究制定在土地流转、技术支持、项目立项、资金投入、税收等方面倾斜政策,支持农村实用人才以及大学生村官领办、创办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类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示范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鼓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举办创业活动,支持高校毕业生创办科技型企业或科技咨询类中介机构。
    2.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政策。制定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服务、评价、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着力培养农业科技、农村文教卫等方面的实用人才,大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制度,鼓励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参与国家职业资格评定,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激励力度,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或提供服务,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服务与创业。健全完善农村人才工作体系,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村各类人才成长兴业的社会氛围。
    3.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开发政策。制定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优化培训科目,建立实训基地,开展区域培训合作。贯彻落实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规定,成立评价机构,增设职称评定项目,推行登记制度与执业资格制度,完善考核评估和选拔任用办法。完善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机制,制定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标准,开拓岗位设置空间,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鼓励各类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工作体系,加大开发投入,积极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加快推进社会工作的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权威和专业形象,保障社会工作人才的合法权益。
    4.完善柔性引进人才智力政策。研究制定柔性引进人才智力办法,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人才智力。建立开放、合作的科技活动管理制度,在科技计划和政府资助项目中,允许外地科技人才参与并适当向其倾斜。以项目为纽带,在产学研合作中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人才对接。鼓励支持企业在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人才基金,建立研发机构。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我市企事业单位共建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
    (五)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均等化、公益性、有效性”的原则,整合现有人才公共服务资源,建立社会保险、用工管理、争议调解仲裁、档案管理、就业服务等一体化服务网络,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与社会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平等待遇等各项制度,努力开发人才公共服务产品,创新人才公共服务手段,加强公共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管理,为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流动提供公平、合理、有序的服务环境。
    1.提供公益性人才引进服务。定期举办组团赴外省市招聘高层次人才活动,精心组织高层次人才来淮参观考察、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等活动,适时开展赴海外招聘人才活动,推动各县(区)、各部门开展区域性、行业性人才招聘活动,以及积极组织“送人才进园区”、“送岗位进校园”等招聘活动,为各类人才和单位提供低成本、针对性强、招聘成效显著的人才引进服务。
    2.提供公益性人才培训服务。加强国情市情、职业道德、择业创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外语、计算机应用、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的培训科目建设,组建专业性强的公共科目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淮安市继续教育公共服务网,为各类人才和单位提供公益性的基础知识培训服务。继续实行政府为下岗失业人才购买转岗培训服务。
    3.提供公益性流动配置服务。建立健全困难人才援助机制,拓宽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认定范围,鼓励用人单位和街道社区等就业实体更多的吸纳困难人才就业。推进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公益化进程,实行市场集市及各类招聘求职活动免费服务。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三支一扶”、“苏北志愿者计划”等工作,吸引更多人才来淮服务。进一步扩大高等院校硕博研究生来淮社会实践范围,吸引更多的智力为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难题。
    4.提供公益性基础信息服务。开展人才基础信息的统计整理工作,建设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海外人才等各种类型的人才数据库,开展人才资源供需状况、薪酬状况、培训状况、发挥作用情况等调查,逐步建立人才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为人才资源开发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信息。加强和规范重要人才政策、重大人才工作以及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考、各类人才招聘活动的信息发布和信息披露工作。加强对全市各类人才招聘网站的监督管理,规范单位和人才信息申报行为,杜绝和打击虚假信息上报和虚假信息发布。
    (六)建设发展平台和载体
    1.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加快留学人员创业园现有公共实验平台的升级改造,大学科技园、软件园、凹土产业园分别建成省级以上高新园区,新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科技园区50个,建成各类省级以上科技创业园15个,建成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0个。鼓励驻淮高校、企事业单位创建高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科研中心、工程中心。争取建成创新创业加速器载体。到2015年底,建成载体数量达到100个以上,实现可在孵企业500家以上。
    2.加强教育培训平台建设。改善农校、农职校、农广校等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办学条件,投资建设淮安农村实用人才远程教育网。按照“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的方针,再建1至2个示范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建设3个公共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再建设一批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导驻淮高校围绕我市发展需要开展学科建设并开展各类人才在职培训活动,支持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打造6至8个具备申请硕士点条件的一级学科。深化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拓展与清华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浦东干部学院、香港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国内外高等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组织开展高端培训活动。
    3.加强人才流动平台建设。以“统一开放、高效便捷、竞争有序”为目标,加快市、县(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步伐,建成公益性的人力资源大市场。鼓励条件成熟的行业部门建设行业人才市场,鼓励民间资本参股建设或创办“猎头公司”、“人才派遣(租赁)公司”等专业性人才中介服务组织,在1至2个县(区)培育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市场,引进1至2个知名度高、实力强的人才资源开发服务机构来我市投资兴业。组建人力资源市场行业协会组织,制定行业服务质量规范,倡导行业自律和诚信服务,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规范服务的运行格局。
    4.加强信息和舆论发布平台建设。改造建设淮安人才工作网和淮安人才公共服务网,使其成为宣传人才政策和人才基础信息、供需信息查新的重要窗口。加强与中国国家人才网、国家外国专家局网等国家级人才网站,省人才公共服务网、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网等省级(区域性)人才网站,以及前程无忧网、中华英才网、卓博网等国内著名人才网站的链接与合作,使其成为我市对外宣传发布重要人才信息的快速通道。充分发挥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淮安广播电视台舆论宣传的主渠道作用,创办人才工作宣传专栏、专版、专题,营造人才工作的社会氛围。
    5.加强人才评价和能力评定机构建设。恢复市人才评价中心机构设置并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的人才评价工作,积极创建或引进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评价机构,与相关资质部门联办、协办学历(学位)认证窗口,争取组建涉农领域、建筑工程等领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并开展职称评审工作,积极开展专业技术职称鉴定、技能证书鉴定、职业资格鉴定工作。
    6.夯实人才服务保障平台。建立为引进人才、流动人才提供人事(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关系,以及人事档案转接等“一站式”服务模式。进一步落实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引进人才家属安置、子女入学(托)等帮扶制度,对特殊人才提供特殊服务。创建科技助推、融资保障、司法援助、人力招募、企业策划等服务平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保障服务。
    7.打造多样化的人才引进基地。在巩固西安、武汉、长沙等现有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引进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各地高职校、技校的协作,建设各类基础性、操作型人才引进基地;加强与省外、市外区域性人才流动机构的合作,疏通各类成熟型、复合型人才引进渠道;加强与海外人才服务组织、留学生组织、华人华侨组织的联系,开辟海外引才途径。支持鼓励中外人才中介机构参与人才引进工作。
    (七)建立高效有力的管理体制
    1.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强化各级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管方向、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的职责,在推动人才工作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才工作在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各级党委执政能力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2.增强人才工作管理合力。党委主要领导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中担任负责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行使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管理职能,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具体行使抓人才战略研究、抓总体规划制定、抓重大政策统筹、抓重要工程组织、抓重点人才培养、抓重大典型宣传的工作职责。人力资源、科技、财政等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能对人才工作进行管理和推动,并加强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各行业主管部门分别承担各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任务和管理职责,负责制定行业人才发展目标,落实相应的工作和管理措施。
    3.提高人才工作管理效能。加强人才工作制度化建设,把人才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目标考核的范围,实行人才工作成绩好坏与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业绩挂钩。注重调动各类管理对象参与人才发展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激励、规范运行、构建平台、提供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人才个体按照党委政府人才发展目标,自我开发、自我发展,遵照人才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充分尊重人才发展内在规律,按照人才工作社会化、国际化、法制化的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克服管理偏差失误,提高管理效能。
    五、纲要实施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并对规划纲要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评估。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发展目标,结合本规划纲要,突出重点,编制本地区、本行业的人才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本类推荐

没有

本类固顶

没有